莫拉克台风(莫拉克台风照片高清)
莫拉克台风时间和有关资料
月7日23时50分,莫拉克于台湾花莲县登陆,8月8日14时从桃园县出海。8月9日,迫近中国大陆的台风莫拉克于18时30分由马祖进入福建,移动速度稍为加快。浙江和福建两省共疏散接近100万人,7万多艘船回港避风。浙江苍南县的降雨量超过250毫米。
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4日凌晨生成,5日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12日02时停止编号。从生成到结束9天里给我国多省市带来严重创伤,其中台湾受创最严重。
年台风“莫拉克”于8月4日凌晨生成,5日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8月9日16时20分,台风再次在福建霞浦登陆,12日凌晨停止,持续时间长达9天。台风“莫拉克”***时,近中心最大风力达到了13级(40米/秒),在福建霞浦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为12级(33米/秒)。
台风莫拉克(英语:Typhoon Morakot,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Kiko,国际编号:0908,JTWC:09W)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莫拉克”(泰语:)一名是由泰国提供,其含义为“绿宝石”。
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王镇铭表示,“莫拉克”将是今年以来影响浙江省最为严重的热带气旋。除强风外,“莫拉克”还可能引发风暴潮碰头。在“莫拉克”影响期间,浙江省沿海可能处于***位,同时,由于其云系范围较大,7级风圈半径已达350公里,浙江海域起风时间早,大风影响时间长,风力较强。
台风莫拉克
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其形成于2009年8月2日,位于菲律宾东边约1000公里处。莫拉克的强度最高达到了155公里/小时(10分钟平均风速)和190公里/小时(1分钟平均风速),最低气压为945百帕。
台风“莫拉克”***时,近中心最大风力达到了13级(40米/秒),在福建霞浦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为12级(33米/秒)。7级风圈半径达500千米、10级风圈半径达120千米,影响范围广泛,包括台湾、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苏、山东等8省(市)。
台风莫拉克(英语:Typhoon Morakot,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Kiko,国际编号:0908,JTWC:09W)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莫拉克”(泰语:)一名是由泰国提供,其含义为“绿宝石”。
台风“莫拉克”经过哪些地方?
1、台风“莫拉克”***时,近中心最大风力达到了13级(40米/秒),在福建霞浦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为12级(33米/秒)。7级风圈半径达500千米、10级风圈半径达120千米,影响范围广泛,包括台湾、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苏、山东等8省(市)。
2、“莫拉克”登陆前,台湾中央山脉以西地区,普遍有偏西强风,这样已经在暴风圈内的台湾,再加上迎风坡的效应形成的地形雨,雨量更为猛烈。登陆后进入台湾海峡,“莫拉克”强度有所减弱,风力减弱到12级,但是此时台湾的地形雨和暴风雨的叠加更为猛烈。
3、台风莫拉克 2007-10-05 20:052009年8月8号,台方莫拉克袭击台湾,福建,浙江,造成了台湾南部村庄全部被淹没在泥石流下面,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关注,此次台风估计有数百人被活活生生剥夺了生命,虽然台湾方面及时采取了救灾行动,但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类显得脆弱,苍白无力。
4、关于台风莫拉克作文500字 2009年8月8日,一个众人难忘的日子,15级的强台风“莫拉克”登陆我国。我国境内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发布了台风警报,台风“莫拉克”要经过江苏,所以我们宜兴地区也要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
谁能告诉我台湾是什么地形和气候所以会造成莫拉克台风重创
1、台湾的地形特征对“莫拉克”造成了显著影响。在中央山脉以西地区,由于偏西强风和迎风坡效应,地形雨格外猛烈。即使“莫拉克”在台湾海峡强度减弱,风力降至12级,但台湾的地形雨与暴风雨叠加,加剧了降雨的强度。更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季风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人为带来的影响不能说没有,但主因仍是极端的气候。台风来临前台湾面临干旱,土壤干燥以至于台风来临后未能有效的吸收与水,这是原因之一;不过,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暴雨及超大雨量。
3、西太平洋的台风多半都发生在菲律宾以东的海上,如加罗林群岛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在北纬10度左右,也就是在东北信风带内,同时太平洋上在夏季经常有高气压台风形成後就跟随高气压南缘的顺时针环流向西至西北行进,有时也会向西北或更偏北的路线行进端视当时台风周围气流方向而定。
4、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4日凌晨生成,5日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12日02时停止编号。从生成到结束9天里给中国多省市带来严重创伤,其中台湾受创最严重。
5、台湾地形。“莫拉克”登陆前,台湾中央山脉以西地区,普遍有偏西强风,这样已经在暴风圈内的台湾,再加上迎风坡的效应形成的地形雨,雨量更为猛烈。登陆后进入台湾海峡,“莫拉克”强度有所减弱,风力减弱到12级,但是此时台湾的地形雨和暴风雨的叠加更为猛烈。西南季风给予“莫拉克”不竭动力。
6、莫拉克在朝台湾靠近的途中由于副高强盛,副高的偏东气流让莫拉克移速飞快,可是靠近台湾外海时移速减慢,中心有时停滞,***时间一直推迟。当***后,台风南部受到西南季风的补充,对流强盛,所以虽然在花莲登陆,南部地区豪雨如注。
台风莫拉克的介绍
1、台风莫拉克(英语:Typhoon Morakot,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Kiko,国际编号:0908,JTWC:09W)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莫拉克”(泰语:)一名是由泰国提供,其含义为“绿宝石”。
2、灾区人民在面对压顶的灾难中表现出乐观和微笑,向世人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镇定和勇气。
3、台风莫拉克 (英语:Typhoon Morakot,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Kiko,国际编号:0908,JTWC:09W)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
4、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从2000年1月开始执行。至2009年,共有两个热带气旋被命名为“莫拉克”。英文名Morakot,来源于泰国,在泰国语中的意思是“顽皮的猴子”。
5、·在8月6日14时00分,已经形成台风眼,持续增强。·8月7日于23时50分由台湾花莲县登陆,8月8日14时由桃园县出海。·8月9日迫近中国大陆的台风莫拉克,18时30分由马祖进入福建,移动速度稍为加快。随着莫拉克迫近,浙江同福建两省共疏散接近100万人,7万多艘船回港避风。
6、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其形成于2009年8月2日,位于菲律宾东边约1000公里处。莫拉克的强度最高达到了155公里/小时(10分钟平均风速)和190公里/小时(1分钟平均风速),最低气压为945百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