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皮(包子皮粘牙怎么回事)
包子皮总是太硬是什么原因?
1、面和太干了或者没有发酵好,蒸好后皮就会发硬。包子皮不能太薄了,理想的状态是半皮半馅,这样包出来的包子才能又大又软,要不出来就可能是发硬的。
2、面和太干了或者没有发酵好,蒸好后皮就会发硬。包子皮太薄,蒸好后皮会发硬,理想的包子皮状态是半皮半馅,这样包出来的包子才能又大又软。锅盖太平:水烧开之后,锅盖上的蒸汽水滴到包子上面,把面烫成了死面,因此包子皮是硬的。
3、蒸包子皮硬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 面团发酵不足:发酵时间不够或者温度过低,导致面团没有充分发酵,成品皮硬。 水的比例过少或者过多:如果面团中加入的水过少,导致面团干燥,包子皮易变硬。而水的比例过多则会导致面团粘性过强,包子皮会过于柔软。
包子皮有哪些做法分享?
1、这是最传统的包子皮做法,主要材料是中筋面粉、温水和酵母。首先,将酵母溶解在温水中,然后倒入面粉中揉成面团。面团要揉至表面光滑,有一定的弹性。接着盖上湿布或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发酵好的面团再次揉匀,排气后分割成小剂子,擀成圆形皮即可。
2、我喜欢包子皮松软、微甜,所以分享给大家的是这种食谱。食材/食谱热量:1830大卡 主料:- 面粉 500克 - 温水 250克 - 白糖 10克 - 盐 2克 - 酵母 5克 方法/步骤: 在面粉中加入盐和白糖,混合均匀。 将酵母粉放入温水中溶解,静置4到5分钟。
3、松软好吃包子皮的做法如下:工具/材料:面粉300g、清水165g、酵母3g、细砂糖20g。将面粉、酵母和糖放入和面盆中。一边倒入清水,一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温水。揉成柔软且光滑的面团,面团一定要揉透,柔软但不沾手。面团不需要发酵,直接整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
4、夏天:面粉+常温水+冰牛奶+酵母+细砂糖用筷子拌成无干粉絮状。冬天:面粉+温水+温牛奶+细砂糖+酵母,拌成无干粉絮状。即:夏天要延迟发酵、冬天要加速发酵。
5、原料:面粉、新老面、食用碱、清油、温开水。做法步骤:面粉300g。食用碱 适量(大约为两指捏起的一小撮,很少的量)。新老面 适量(这步我没有称重,凭自己的经验取用。一般可参照:500g面粉内加入50——150g的新老面或老面)。面粉中加入适量清油。新老面或老面用温水化开。
6、首先将酵母、泡打粉混入面粉中。往其中加入水适量,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将上面混合好的面粉放置发酵,直到面粉内部呈蜂窝状并且面积膨胀一倍。将上面的面粉揉成长条状,切割成一块一块的。最后将这些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面皮,注意不要擀的太薄了,不然容易破裂。
包子皮如何做又薄又好吃
面和水的比例一般按100:50(馒头的面就硬点,包子的面就软点)。因面粉品牌不同吸水量也有所不同,请在水量上进行少量调整。加水一定要慢慢加,不要一次性加完,方子的水量可以预留5至10左右慢慢添加。想要表皮好看的重点是:揉面。
将面粉、酵母和糖放入和面盆中。一边倒入清水,一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温水。揉成柔软且光滑的面团,面团一定要揉透,柔软但不沾手。面团不需要发酵,直接整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切成等份的剂子,每个剂子的重量大约为35克。
先撒薄粉,用手把面剂压扁,一手抓着面皮转圈,吸收滚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周围薄的面皮(醒面时间短面可能不好擀,可以盖一块布继续醒一会儿再擀)。
包子皮松软 方法一:用自发粉 超市有卖。用温水和面,稍微放置一会,随做随发,等上锅去蒸的时候他已然完成了发酵的过程,但注意事项是,做包子过程中用的干面(我们这叫薄(音译)面),也要用自发粉,不要用普通面粉,这样效果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