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法第50条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禁止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工会组织应积极参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保障标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劳动法》第五十条原文指出,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严禁扣发或无故拖欠。劳动者所得工资不得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工会应当参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工作,确保标准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如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律主观: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内容: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作用包括: 保障平等就业权利:法律确保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这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基础。
劳动法第28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8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具体内容。这些规定涉及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福利、工作条件、休息休假等方面,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8条。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确认。
法律分析:第二十八条内容规定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第二十四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的区别
1、法律分析:《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概念上的区别: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劳动合同法,是指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区别为:两者的概念不同,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劳动合同法,是指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劳动法的内容比劳动合同法的内容更加广泛,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相较于劳动法的内容更加详细,范围也比较狭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同。劳动法是全面调整劳动关系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而劳动合同法则是专门规定劳动合同的法律。
4、劳动法,即调整雇佣关系及与其紧密关联的诸种关系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之全貌。而劳动合同法则特指现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二者间主要差异在于,前者在劳动保障法制体系中占据基石地位,为后者提供了立法基础;同时,《劳动合同法》中的各项规定必须遵循《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5、两者的立法背景不同。《劳动法》是在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初步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实施。
6、概念差异: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相关紧密联系事项的法律规范总体。劳动合同法则专注于规定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款。 内容范围: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远比劳动合同法广泛,涉及更多方面。相对地,劳动合同法更为具体,但其涵盖的范围则较为狭窄。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25劳动法新规最新版)详细阅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例主要内容是什么?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 劳动争议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
2025-05-01 6.3K+ 法律 法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