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绣眼鸟(黄金绣眼鸟)
金绣眼鸟的分布范围
1、金绣眼鸟的分布范围局限于北马里亚那群岛,其中塞班岛和奥盖吉岛是其主要的栖息地。金绣眼鸟的栖息地类型多样,从原始森林到城市郊区都有它们的身影。在塞班岛上,金绣眼鸟并不出现在思书浦湖周围的沼泽和稀树草地,这是它们的分布范围内的一个特殊区域。
2、金腹绣眼鸟的广泛分布区域涵盖太平洋的众多岛屿,其中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它们的身影也出现在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
3、金绣眼鸟是西太平洋北马里亚那群岛的特有物种。其中多数分布在塞班岛上,还有一部分在奥盖吉岛(Aguijan)上生存。金绣眼鸟的栖息地覆盖了这两个岛较大的面积。金绣眼鸟常生存于原生森林,特别是石灰岩森林,不过也会在灌木和城市郊区出现。
金绣眼鸟的形态特征
1、金绣眼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以其鲜艳的羽毛和独特的形态特征而著称。金绣眼鸟的体型相对较小,通常体长在10至12厘米之间。它们的羽毛以明亮的黄色和黑色为主,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引人注目。头部、背部和尾部是黑色的,而胸部、腹部和翅膀则是鲜艳的黄色。
2、金绣眼鸟眼部周围环绕着一条显著的白色环,头部呈现橘黄色,腹部则是金黄色,而背部、翅膀和尾部的羽毛呈黄绿色。其鸟喙和腿呈现出橙色。雌雄金绣眼鸟之间的外形差异不大,但雄鸟的翅膀略长。幼鸟的羽色偏深棕色,喙和腿的颜色较暗,但形态上与成鸟相似。金绣眼鸟能够发出多种不同的鸣叫声。
3、金绣眼鸟拥有独特的形态特征。首先,其眼睛相对于其他绣眼鸟较大,且第10根初级飞羽特别长。金绣眼鸟为体型较大的绣眼鸟,身长约为14厘米,体重大约为20克。其眼部周围有一圈白色的环,头部呈现橘黄色,腹部为金黄色,背部、翅膀、尾部则显现出黄绿色。鸟喙和腿均为橙色。
金绣眼鸟的物种分类
1、金绣眼鸟,一种在1889年由法国自然学家奥斯塔莱特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发现的鸟类。起初,奥斯塔莱特将之误认为吸蜜鸟,划归Ptilotis属。1987年,美国鸟类学家H. Douglas Pratt基于其形态与行为特征,提出金绣眼鸟应归类于绣眼鸟科。随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支持了Pratt的观点,确立了金绣眼鸟的分类地位。
2、与金绣眼鸟经历相似的还有笠原绣眼鸟(又称“目黑”)。该鸟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吸蜜鸟,直到2000年代才改入绣眼鸟科。金绣眼鸟的第10根初级飞羽很长,而其它绣眼鸟的这根飞羽则很短,甚至不存在,表明在进化时金绣眼鸟很早即与其它绣眼鸟分化。
3、金绣眼鸟是杂食动物,食物包括水果,浆果,昆虫等。花蜜也是金绣眼鸟的食物之一,且金绣眼鸟在摄取花蜜时可顺带为一些树木传粉,虽然金绣眼鸟的作用对植物而言不如其它鸟类的作用重要。金绣眼鸟通常在死树枝、树叶中觅食昆虫,有时也在飞行途中捕食。
4、暗绿绣眼鸟以瓢虫、蚜虫、象鼻虫、蚂蚁、金花虫、天牛、蝗虫、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等为食,偶尔也会食用部分螺类,花瓣、树叶和植物种子。灰胸绣眼鸟,别名银绣眼鸟,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南太平洋岛屿的特有物种,包括豪勋爵岛、新喀里多尼亚、卢瓦尔特群岛、瓦努阿图和斐济等地。
金绣眼鸟的生活习性
金绣眼鸟在日间活动,常成对或与子鸟一同生活,倾向于在喃喃果上栖息与筑巢。它们有领地行为,通过鸟鸣交流,当入侵者进入领地时则发生争斗。金绣眼鸟会与小绣眼鸟竞争,追逐它们,迫使小绣眼鸟远离食物或栖息地。金绣眼鸟也会追逐其他鸟类,但较为温和。棕额扇尾鹟会追随金绣眼鸟,捡食遗留的虫子。
金绣眼鸟通常在死树枝、树叶中觅食昆虫,有时也在飞行途中捕食。 金绣眼鸟与其它绣眼鸟的生态位有一定重叠,但金绣眼鸟的摄食范围更广。在森林和一些灌木丛中,其它绣眼鸟通常在较高位置捕食,而金绣眼鸟除了在上端栖息,也可以到下层觅食,且捕食策略与生活在下层的棕额扇尾鹟有所区分。
金绣眼鸟是一种美丽的鸟类,以其鲜艳的羽毛和悦耳的鸣声而著称。饲养金绣眼鸟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饲养要求。金绣眼鸟喜欢生活在开阔的环境中,因此饲养它们的笼子应该宽敞且通风良好。同时,笼子内应该提供足够的栖息空间和活动设施,如树枝、秋千等,以满足它们的活动需求。
生活习惯:除秋季结成小群外,全年大多成对生活。鸣声宏亮。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蝗虫、蝼蛄、地老虎、金龟甲、蛾类幼虫以及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也吃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绣眼鸟属约有60种。尾、翅均短,体长约11公分。喙纤巧而尖,舌尖刷状。
绣眼鸟非常爱清洁,极其喜欢水浴。甚至在气温极底的时候也会振翅入浴。水浴时可将绣眼鸟放入浴笼内,将浴笼放在有水的浅盆中,高度为刚好到达鸟儿的下腹羽毛为止。也可以在浴笼内放置一小小的浅浅的容器,供其水浴。我是把垫塑料花盆的底座放在浴笼内,装满水时刚好到达鸟的下腹。
金绣眼鸟物种分类
1、金绣眼鸟,一种在1889年由法国自然学家奥斯塔莱特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发现的鸟类。起初,奥斯塔莱特将之误认为吸蜜鸟,划归Ptilotis属。1987年,美国鸟类学家H. Douglas Pratt基于其形态与行为特征,提出金绣眼鸟应归类于绣眼鸟科。随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支持了Pratt的观点,确立了金绣眼鸟的分类地位。
2、与金绣眼鸟经历相似的还有笠原绣眼鸟(又称“目黑”)。该鸟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吸蜜鸟,直到2000年代才改入绣眼鸟科。金绣眼鸟的第10根初级飞羽很长,而其它绣眼鸟的这根飞羽则很短,甚至不存在,表明在进化时金绣眼鸟很早即与其它绣眼鸟分化。
3、金绣眼鸟是杂食动物,食物包括水果,浆果,昆虫等。花蜜也是金绣眼鸟的食物之一,且金绣眼鸟在摄取花蜜时可顺带为一些树木传粉,虽然金绣眼鸟的作用对植物而言不如其它鸟类的作用重要。金绣眼鸟通常在死树枝、树叶中觅食昆虫,有时也在飞行途中捕食。
4、暗绿绣眼鸟以瓢虫、蚜虫、象鼻虫、蚂蚁、金花虫、天牛、蝗虫、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等为食,偶尔也会食用部分螺类,花瓣、树叶和植物种子。灰胸绣眼鸟,别名银绣眼鸟,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南太平洋岛屿的特有物种,包括豪勋爵岛、新喀里多尼亚、卢瓦尔特群岛、瓦努阿图和斐济等地。
相关文章
-
绣眼鸟(绣眼鸟寿命多少年)详细阅读
绣眼鸟能不能养一对? 1、当然推荐单养绣眼鸟。通常情况下,雌鸟被发现后多选择放生,即使是一对绣眼鸟,它们也不一定会进行繁殖。因此,单养不仅能够更好地照...
2025-05-01 1.4W+ 绣眼鸟